水善万物
水利万物
“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也因水而生出许多故事
西河古镇坐落于长江下游最大支流青弋江西岸,故以“西河”命名,正所谓因水成镇,因水而兴,因水有了扑面而来的悠悠往事。2017年,鼎世集团联合芜湖县红杨镇政府共同在这里打造了一个集办公、休闲民宿、乡村旅游、会客商洽、创客社区、商业零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西河鼎世府。一期、二期的建成,为这座有着百年岁月的“老粮仓”带来了新的活力,并成为了西河古镇文旅产业标杆项目。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95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18平方米。鼎世在西河古镇的改造过程中,依托其历史底蕴优势,围绕徽派建筑进行设计,在景观庭院、小桥流水中融入了现代科技,助力西河从“物质粮仓”转变为“精神粮仓”。
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鼎世府设计团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本着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集结团队进行一次次地讨论与优化。酷暑七八月,鼎世设计团队不惧炎热冲在第一线,在实地考察中不断推动项目日趋完善。
存在问题
在“鼎世府”三期方案研讨的过程中,设计团队发现之前的给排水系统存在着设计不完善和专业浪费的问题。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经济体制日臻完善,但行业竞争愈趋激烈。一个优秀的建筑项目,不仅要拥有精美的外观设计,更在于它能在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和生态的基础上进行修葺建造。而成本管理作为建筑经济活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直接关乎建筑活动的经济性以及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西河古镇作为芜湖县仅存的最大明清建筑群,这座老粮仓已经有着600年的悠久历史。秉承着尊重自然、尽量保持建筑原有风貌的宗旨,我们决定不再以城市化的方式来解决排水问题,而是在原有生态上进行自然排水,以传统的方式打造民居聚落的水流走向。最终在一次次否定再否定之后,我们确定了设计优化方案。
优化方案
本次从3个方面进行设计优化,分别为给水系统、雨水系统、污水系统这三个大方向,主要是控制原材料的选择以及工程施工工艺。应注意排水尽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污废水管道的敷设应采用就近排放原则,从而避免压力提升,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水系统的浪费,提供了经济合理的给排水规划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实施原理: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减少人工土方开挖量,减少土方倒运量。
★优化原则:排水管排序为;规格500以内;UPVC波纹管→钢筋混凝土管→PE波纹管,规格500以上;钢筋混凝土管→UPVC波纹管→PE波纹管。一般情况下,机动车道下选用重型(Ⅱ级管或S2管材),对非机动车道下选用重型要严控
▶实施原理:室外排水是由管道系统和检查井系统组成,检查井系统的成本优化应从井的数量、井的规格、井的深度以及井盖等几方面入手。井太多也会影响美观和行车方便。
★优化原则:避免设计盲目统一选用大规格井;控制重型井盖使用部位;除机动车道外的非机动车道或绿化带等部位严控采用重型,并尽量减少检查井数量。
▶实施原理:排水系统中一般来说管网与井的深度越深,相应的土方工程量和建造造价都会增加。
★优化原则:减少管网埋深与井深。
具体案例展示
01.
▪ 优化后,最大限度地利用景观水池与排水沟,将雨水自然地流入排水管网中,预留水池排水支管,减少雨水管与雨水口的布置,一方面增加园区路面美观,与园区意境贴切,另一方面节约投入成本。
02.
▪ 优化前此处景观路面长度26.5m中,设置雨水口5处, 经会上讨论雨水口应在满足规范要求与实际排水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大布置距离;
▪ 优化后雨水口缩减至3处,减少不合理的布置。
03.
▪ 优化后取消前院有组织排水,利用地势高差,在景观庭院围墙处设置过水洞,利用自然排水将雨水排出庭院。临近跃进街处取消雨水口、管,加大排水沟宽度与深度,同样利用地势高差自然排水,由预留过水洞排出园区外。
04.
05.
▪ 依照现场实际情况考虑到房间布置,在满足规范及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对门房间采用共用一条污水管与检修口,取消一侧庭院内每间房间的污水管与检修口的设置,减少不必要的管线走向。留下的检修口可与景观进行结合,采用碎石等覆盖,即美观又从节约成本。
06.
▪ 此处4#楼污水检修口与管线设置考虑过于简陋,对现场认知不足,即设计围绕建筑进行污水系统的布置,该方案对于污水管线浪费较大;
▪ 经讨论,此处管线可直接从室内楼梯下方进行铺设,这样设计可大大节约管线长度与检修口的布置数量,一举两得。
住宅建筑给排水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设计上除满足规范要求外,更应充分感应自然,顺应自然,在迎合建筑设计意境的基础上使成本达到最优化。本次鼎世府融入了西河古镇的氛围进行设计优化,脱离了现代都市设计的那套固化方案,最终回到了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中进行升华创造。